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研究

金融研究范文精选

金融研究

金融研究范文第1篇

译词须适应金融特点

从词的角度来看,金融文本翻译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专业缩略语和专有名词。在翻译生态整体中,译者必须发挥主体性,适应金融文本术语多的特点,准确地翻译术语和专有名词,译文才能站得住脚。如果译者翻译不够精准统一,就会引起误读或者理解上的困难,影响金融信息的通畅传递。金融专业术语具有词义的单一性(陈黎峰,2006:23)。如creditposition和creditstanding看似都能作为“资信状况”的译文,但“资信状况”的固定表达法是creditstanding。同样“备用信用证”的固定表达法式为“standbycredit”,“sparecredit”则为误译。从这两个例子可见,金融英语中某一个特定的专业术语对应一个特定的金融概念,便于在各个金融文本中统一表达。译者在翻译时应该注意查证,确定专业术语的一致性和正确性,从而选择适合原文的译文。金融专业缩略语和专有名词的翻译应“名从主人”,也就是说应该遵从原有的或现成的译名。如“中国浙商银行”既可译成ZhejiangMerchantsBankofChina也可译为ChinaZheshangBank。到底哪个更合适?笔者查找了浙商银行的网站,发现网站使用的是后者。又如,CFIUS应该译为“美国境外投资委员会”还是“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通过网络搜索,笔者初步确定应该译为“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为了进一步确定表述是否标准,笔者在人民网和新华网两个官方网站进行搜索,结果在新华网搜索到了“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这一表述,因此前者更加合适。可见,金融文本翻译中译者应以严谨的态度,使用精准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进行翻译,才能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从而做出更加适合原语的译文选择。

行文适应金融文体特征

金融英语的文体主要包括:公文文体、论说文体和叙述说明文体三类(冯长甫,2007:40)。各种文体的金融文本具有相应文体的共性,也具有金融文本的个性。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选择适合金融行文的译文文体风格,才能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从而做出适合原语的译文选择。例1原文:第二条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译文1:Article2Insuranceusedinthislawreferstotheactofpaymentofpremiumsbytheinsuredtoinsurersandtheresponsibilityoftheinsurerstogiveindemnitytotheinsuredincaseoflossestopropertyoftheformerscausedbyaspecificcontingencyorperilsofdeath,injury,sicknessoftheformersuponthestipulatedageaccordingtotermsassetinthecontracts.译文2:Article2Insurancedefinedherebyreferstothebusinessactivitywhereintheinsuredpayspremiumstotheinsurerandtheinsurerassumestheresponsibilitytoindemnifytheinsurantforthelosstotheinsured’spropertycausedbyanypossibleaccidentcoveredortopaytheinsuredamountwhenhe/shedies,getinjuredordisabledorreachestheageortheexpiryofinsuranceassetforthintheinsurancecontract.(陈仕彬,2002:325)例1属于金融翻译中的法律文本翻译,文体特点为“语言结构严谨,用词考究,逻辑严密,较其他体裁更为正式、刻板,较多地使用被动语态”(金朝武,2000:47)。该条款是对“保险”的法律定义。比较两种译文发现:译文2为了使语言结构更加严谨逻辑更加严密,保留了businessactivity一词来归纳两种责任,避免误读;“所称”一词译为defined比used更加正式;此外译文2还增加了hereby、wherein,使译文2用词更正式。可见翻译中,译者需要适应法律文体特征,并做出适应和原文的词、句和文体的选择,以适应原文的翻译生态环境。

译者对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由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上和内容上往往存在着差异,为了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不仅需要注重原语的语言转换,还需要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胡庚生,2004:136)。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具有主体性的一方面,必须了解两种文化在思维、内涵两方面的差异,选择适合整个翻译生态的策略,进行语言转换。

1思维方式上的适应性调整

译者在翻译生态中需要适应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凡事习惯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先全面考虑,之后缩小思路,考虑具体细节。而西方人则从具体到局部到整体,这是一种解析式的思维方式,一种由点到线,以线式为主体的线式思维方式。”(贾玉新,1997:100)由于中西方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机构的称谓表达上也有所不同。中文的机构名称常常通常将地点放在最前面,如“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宁波银行”。而英文的机构名则无严格的规律可循。将中文的机构名称译成英语时,译者应该考虑中英文化思维习惯差异,适应目的语读者的习惯,遵循从小到大的思维习惯进行翻译,即将大的地址(国家名、省名)放在后面,将小的地址(县市名、乡镇名、街道名)放在前面。比如“,中国工商银行”译为“theIndustrialandCommercialBankofChina”“,中国人民银行”译为“ThePeople’sBankofChina”。

2文化内涵上的适应性选择

此外,由于中西方的生活习惯、历史文化的差异,一些词汇的内涵也有所不同。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必须深入了解原语在原语文化中的意思,适应两种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根据目的语文化,做出必要的增译或注解。例如“Caribbeanvacation是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发出的强制某人短期不能从事证券业务的禁令。”(王树槐,2004:35)这是金融英语中的委婉语,带有一定的诙谐意味,被禁止工作的人甚至不准出现在工作地点,因此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利用这段时间去度假,而加勒比海上(Caribbean)的小岛是他们常去的地方之一。译者在翻译Caribbeanvacation时,如直接意译为“强制短期不能从事证券业务的禁令”,原语文化中的诙谐委婉的意味就无法译出;为了适应原语的这一特点,译者可以将该词直译为“强制加勒比度假”,在后面加注进行详细解释“即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发出的强制某人短期不能从事证券业务的禁令,被禁止工作的人甚至不准出现在工作地点,因此他们常利用这段时间去加勒比海上(Caribbean)的小岛度假。”在翻译中译者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意识,认识到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充分分析原文的基础上,做出文化维适应性的选择,避免出现文化误译,从而实现信息的通畅传递。

译者对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顾名思义,是说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以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注重原文中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胡庚生,2004:137-138)。英国翻译家纽马克(2001)认为文本的功能主要有:表达功能(Expressive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Function)、呼唤功能(VocativeFunction)、美学功能(AestheticFunction)、寒暄功能(Phatic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Function)。而金融文本的交际功能集中体现在信息功能、呼唤功能。

1信息功能方面的适应性调整

下面这则金融新闻的导语摘自浙江省银行业协会秘书处杂志《浙江银苑》2009第二期。导语的特点是:“文笔简洁,惜墨如金,简明扼要,使人读来一目了然;信息丰富,内容充实,言之有物,以最少的字数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信息;引人入胜,奇特新奇,重点突出,能有效地吸引读者通阅全文。”(朱燕,2007:298)可见导语重在信息功能,犹如展示新闻的橱窗。例2原文:近日,人总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的目的是:为了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译文:Withaviewtoimplementingmoderatelyloosemonetarypolicyandpromotingsoundandrelativelyrapideconomicgrowth,recentlythePeople′sBankofChina(PBC)andtheChinaBankingRegulatoryCommission(CBRC)jointlyreleasedtenopinionstofur?therimprovethecreditstructurewhileensuringareasonablegrowthofmoneyandcreditaggregate.笔者英译时为了更加适应新闻导语信息功能,试图重构句子结构,调整语序,重构信息,合理布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有效适应信息功能。首先笔者重构句子,用“Withaviewto…”这一介词短语引出下发《意见》的目的,将“人总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意见》”作为主句,从而突出了重点信息,适应英语读者阅读寻找新闻的重点的习惯。然后笔者还调整了的语序,将下发《意见》直接目的“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放在句尾,突出了这一更具新闻价值的信息;将间接目的“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置于句首,弱化了次要信息。这样读者通过英语长句的尾焦点原则就可以判断最具新闻价值的重点信息。

2呼唤功能方面的适应性调整

下面例子中汇丰银行广告语“TheWorld''''sLocalBank”体现了该银行的既掌握了环球资源,又立足服务地方。例3原文:HSBC,TheWorld''''sLocalBank译文1:汇丰银行,世界性的地方银行译文2:汇丰银行,放眼全球,服务地方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广告的呼唤功能特点,在用词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用词方面,译文1没有将银行的优势表述清楚,而译文2进行了进行增译,补充了“放眼”和“服务”两个词,充分体现了汇丰的优势。结构方面,译文1使用简单句,而译文2则用了两个四字词,使译文读来更有节奏感,更有力度,更容易识记。经过调整译文2更加适应汇丰银行宣传的意图和顾客的期待,适应文本的呼唤功能。

金融研究范文第2篇

(一)推动消费金融发展的客观基础

对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目前推动和发展消费金融的客观基础已经具备:第一,城乡蕴藏巨大的金融消费需求潜力。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但最终消费率不高,2010年与发达国家相比,消费率要低30多个百分点,与历史相比。消费率还有15—2O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这为消费金融释放巨大的潜力。第二,居民收入增加助推了消费金融服务。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收入为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近10年居民收入增长每年都超过了GDP年均增速。随着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消费金融将在驱动当期消费性支出中更有作为。第三,城镇化发展成为促进消费金融动因。到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51.37%。据有关机构测算,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2%一63%。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迟福林,2012)。这是支撑消费金融释放的最大拉动因素。第四,老龄化背后提供广阔消费金融空间。据《联合国人R展望》统计,到201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R停止增长并随后转为负增长,抚养比将出现拐点。中老年的当期消费必然会在未来的消费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为消费金融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激活消费金融潜力的可选路径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解决物质基础之后,追求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总在为生活做准备和积累的生活已成为“大消费时代”的主旋律。面对这一难得机遇。金融机构激活消费金融服务潜力,除了锁定潜在的有稳定收入的中低端个人客户目标群外,有以下几条可选新途径:1.以消费信贷激活消费金融为出发点。适当的消费信贷投放是激活消费金融发展的动力。金融应对消费行为提供全过程服务,在个人消费需求与现实支付能力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以创新消费信贷方式,鼓励消费信贷信用化,发展分期付款等消费模式,来改变居民尤其是青年人的消费观念,将未来收入转化为现期收入,为合理提前释放居民的潜在需求提供金融服务支持。2.以寻找撬动未来消费金融为新支点。准确感知消费行为的变化才能拓宽消费金融市场。未来几年,必须重新认识眼中曾经熟识的“消费者背影”,努力找到启动未来消费金融的新支点。有关人士指出,未来的消费者其消费趋势有八个关键词:老龄化、更加富有、女性、城市化、时刻连通、网络一代、移动中、社区的力量、缺乏耐心(李少卿。2011)。变化正在发生,金融机构应该用新的方法来吸引未来消费者:挖掘老龄化背后的消费亮点,激活城市化末端的消费神经,创新“Z一代”的金融消费产品,牵住“动起来”的网络消费者。3.以差异化的消费金融服务为制高点。促进消费的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支付服务功能上。美国学者默顿和博迪(1995)、图法诺(2009)认为,从功能方面人手,广义的消费金融才能得到最好的诠释。即消费金融必须具备支付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借贷功能和储蓄/投资功能。富有成长性的消费金融服务模式最终呈现出某种“不约而同”的一致性,但差异化服务往往成为占领市场重点和经营制高点的致胜法宝。4.以培育“藏富于民”消费金融为增长点。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是“藏富于民”的必经之路。在国家富裕的同时,实行包括结构性减税、增加工资性收入的分配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资金投向教育、医疗、社保、保障房以及文化消费供给等公共服务领域,可提升居民的消费预期能力。所以,实现“藏富于民”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其实也是培育消费金融增长点的过程。

消费金融风险服务的安全边际

(一)消费金融微观风险的逻辑判断

消费金融的核心内容是“负债消费”,主要表现形式是消费信贷。要让人们从观念上普遍接受“寅吃卯粮”的消费信贷,必须敏锐洞察目前消费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以下几种微观风险:一是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防范风险能力低。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个人信用风险。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信息共享不畅,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只能表明当期情况。对未来预期支出不可测,使得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降低。二是银行管理手段乏力,容易催生潜在风险。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往往只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对个贷进行判断和决策。对借款人的个人信用、资产负债状况等,缺乏正常征询渠道,加上金融服务跟踪监督滞后。极易催生潜在风险。三是二级市场发展滞后,常酿成流动性风险。经济下行使抵押物变现渠道收窄,贷款担保形同虚设。一旦个人消费贷款发生不良风险,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但由于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交易不规范,抵押物难以变现,往往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四是盲目发放消费信贷,无形埋下风险隐患。目前各金融机构为抢占市场份额,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实施过程中,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盲目对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无形中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聚,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金融研究范文第3篇

根据企业会计实际的运行模式以及以往学者的研究,对企业会计的运行模式可理解为根据国家会计的相关规范,通过确定的会计方式、会计人员选用以及会计程序与具体机构的设置等产生的会计工作体系。其本身囊括许多关于会计实践的具体内容,具有明显的活跃性特征。一般金融企业在构建会计运行模式时往往以国家会计模式作为导向,进行适合企业自身会计政策以及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质为金融企业范围内国家会计模式的具体体现。现阶段伴随银行业务的发展,金融会计已逐渐形成三种类型,即:政府、商业银行会计以及金融公司会计。通过有效的运行模式,能够将企业财务信息作为依据,做好资金管理以及计划管理,有利于进一步调节与控制企业业务经营活动。

二、金融会计运行模式的构建方案

我国当前金融会计中大多存在目标不一致、内部管理不完善且在业务处理流程方面过于传统等问题,导致劳动强度过大但服务效率却无法提高,而且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难以促进金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需构建有效的金融会计运行模式,具体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确定金融会计目标

金融企业中的会计管理目标主要集中在所得到的经济效益方面,以商业银行为典型代表,其在经济效益方面所强调的主要为盈利与亏损情况,所以在保证资金投放能够获取“开源性”利润的基础上,还需对资金费用在运行规划中做好“节流”工作。在确定金融会计目标过程中,主要需明确会计职能,确保其所体现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会计信息能够成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内容。特别需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中的预测内容,使现行市场变化情况、金融形势充分融入到会计材料中,这样便可以会计资料为依据,将资金投放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增强金融机构整体效益的目标。

(二)构建计划控制中心

会计目标得以实现要求做好计划控制工作,具体指为使企业各项费用支出得以控制,在费用产生前便需做好费用预算表的编制工作。一般执行过程中,需金融机构各业务科室配合会计部门对以往费用支出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将费用进行具体划分,分为可控与不可控两种费用。其中各科室部门需对可控费用做好月预算表或年预算表的编制,而对于不可控费用,应根据具体分析结果由会计部门进行预算表的编制。在完成费用预算表编制后,也可将具体计划进行公开,以此使民主理财观念得以增强。另外,为使费用中心人员进一步增强节约观念,可将结余经费按相应的比例奖给相关人员,这样既可使计划预期目标得以实现,也可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构建计划控制中心过程中也需注意加强与其他信贷部门保持密切合作,以便于对与金融机构存在业务关系的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调查,使调查结果作为考量资金创收情况的依据。

(三)会计核算中心的完善

尽管大多金融机构现阶段已在核算方面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涉及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核算过程,也有其他许多基本业务,难免在核算中发生失误现象。对此需注重会计核算中心的完善,在各项基本业务情况体现在会计报表的基础上,适时组织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基本业务,使财务信息的核算更具可靠性。

(四)构建会计分析中心

金融机构中有效的会计运行模式是实现整体效益提高的重要保障。构建过程中除考虑在费用产生前的预算外,还应在具体资金费用管理过程中注重对当前金融形势的分析,对会计核算的结果与逾期计划目标对比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异与原因并利用报告形式将该阶段中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反映出来,使决策者能够以此为依据对投资计划与投资方向进行及时调整。一般分析内容可提供的决策依据主要体现在:第一,利用分析结果使资金利用效率更为高效,为会计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第二,关于如何降低资金成本的信息以及优化信贷结构等资料内容。第三,通过投资资金与其所产生的费用情况分析,能够及时了解资金动态变化以及信贷政策是否得以落实等情况,有利于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五)会计运行模式中的结算中心构建

结算中心是金融会计运行模式核心部分,其构建的目标在于根据结算业务的具体内容、资金的划拨情况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大小等,将金融机构所获取的整体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促进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共同提高。这也是金融会计运行模式中最为基础的业务内容,有利于金融机构的整体发展。除此之外,金融会计运行模式得以有效执行,还需配有相应的保障系统,使各组织机构拥有配套的运行模式,如总会计师,即主管行长全面负责会计的目标,而会计科长需对各职能组织进行关系的协调等。

三、结论

金融研究范文第4篇

[摘要]我国农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呈现出旺盛的态势。但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在实践中其“农业色彩”越来越淡,没有很好地满足“三农”的金融服务需求,不能将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非均衡性。因此,农村金融在总结农信社存量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正面临以形成和扩大“增量”、建立创新体制、改变观念和服务为中心的新一轮改革形势。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给;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10-0183-04

[作者简介]王文乐,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金融学、工业经济管理。(江西南昌330077)

近几年,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特点表现为:传统产业资金需求不减并略有递增、多种产业需求快速增长、农村基础建设资金需求趋旺、农业结构调整资金需求量大幅增长。然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又普遍存在金融机构网点减少、覆盖率下降、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情况。为提供有效金融供给,农村金融改革下一步必须触及制度层面,走制度、体制创新和扩张的道路,这也是解决农村金融压抑的基本思路。

目前,我国农村流动性不足、金融资源短缺正面临逐步扩大之势。

一、农村金融资源的供给数量不足

从总体上讲,我国正规金融机构配置在农村地区的信贷资源相当有限,以所有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短期贷款发放情况为例。尽管这些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放短期贷款总额在逐年增长,但农村短期贷款在涉农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从1997年的15.07%上升到2005年的22.22%,而且到2006年该比重又下降到了19.20%)。从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来看,尽管短期农业贷款自1997年以来也在逐年增长,但在2003年以前,该项贷款占涉农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额的比重却一直低于10%,只是在近4年来才突破10%,2006年底上升到13.40%的低水平。到2007年10月,短期贷款中的农业贷款余额仍不足1.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仅6.1%。可见,我国涉农金融机构在信贷资源的配置方面,尤其是在农业贷款发放方面,并没有把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作为重点,没有向农村地区配置足够的信贷资源。

由于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三农”资金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据测算,2000年至2007年,全国几乎每年平均都有超过1500亿元的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2007年底,随着农村金融需求的台阶式上升,资金缺口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20万亿元,以2006年用于新农村建设的3397亿元衡量,资金缺口之巨大,可以用杯水车薪来形容。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资金供给方面的不足,很自然地诱使了各种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民间金融已经成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一种补充型融资渠道。当然,目前的民间金融依然还处于地下发展状态,尚不具有相应的合法性,从而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二、农村金融资源供给质量不足

(一)农村金融主体供给缺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可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两大类型。前者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后者为补充形式。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存在严重错位的现象,造成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少,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为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导致了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出现局部断层或空白,农村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二)农村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目前,商业银行普遍推行扁平化管理,处于扁平化神经末梢的农村机构,受全国“一盘棋”的影响,很难发挥应有的支农作用。一是金融机构缺失,金融体系不完善。二是机构缩减,从业人员减少。随着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的推进,机构改革及其战略定位向大城市转移,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锐减。三是管理权限上收,授权、授信难。“机构扁平化,管理垂直化,经营集约化”,导致基层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缺失,农村市场符合授权、授信承贷对象的稀缺,使中小企业很多项目缺少资金支持,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四是信贷投放萎缩,资金供需矛盾加剧。五是资金大量外流。

(三)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由于机构缩减、竞争不充分,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弱化,农民难以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一是服务设置落后。由于金融机构被大量撤并,大部分网点集中到了县市区域,在地域广阔的农村集镇,网点分布很少。二是服务方式落后。其繁杂的贷款手续、一浮到顶的贷款利率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三是服务手段落后。在商业银行瞬息可到账的资金,信用社往往要1—3天才能到账。

(四)农村金融创新供给不足。除金融结算和少数乡镇开通了针对单位的代收水电费之类的中间业务外,代销国债、基金、银行卡等科技含量稍高的业务几乎没有。当农村资金需求出现多样化,农业产业化需要大资金、大投入之时,农村信用社依然钟情小额农贷。支农实力的制约,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能根据农业种植、养殖产业化的周期规律来合理安排贷款期限。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品种创新的缺乏,造成了农民贷款难的现象,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五)农村金融人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来源缺乏开放性、公平性和竞争性,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正规高学历人才奇缺。现有金融制度安排使农村地区很难留住优秀的金融人才。

(六)农村金融生态畸形。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业的经营方向。农村金融生态畸形主要表现是农村金融环境内生畸形和社会环境外部畸形。农村金融环境内生畸形,一是经营收益低,商业银行不愿介入。二是农村信贷成本高,商业银行不能介入。三是银行资产保全困难,商业银行不敢介入。社会外部环境畸形表现在企业方面,一是企业有效抵押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主要是土地、房产两证不全。二是抵押评估中介收费高,担保中介机构缺失或担保基金运作不到位。三是中小企业贷款、农户贷款等特殊贷款的税收优惠和监管豁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业务盲区多。表现在农民个体方面,一是农民的金融意识淡漠,投融资意识缺乏。二是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农民使用金融工具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滞后。三是农民间融资活动频率加大,融资纠纷和债务纠纷呈上升态势。农村经济金融错位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法制建设滞后导致金融维权难以受到保护,征信体系欠缺,导致贷款人道德风险加剧,信息披露失真导致银企关系扭曲。

面对日益衰弱的农村金融市场,我们应从农村的现实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出发,根据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构、数量与特征,来设计和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这是解除农村金融抑制应遵循的基本思路。

(一)充分发挥农信社支持“三农”的核心作用

1.农信社具有交易成本最低的比较优势。可用交易费用等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农信社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优势作一分析。

(1)交易费用是指在事前签订契约和事后监督与实施契约相关的事情上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具体地说,交易费用是由于以下一些活动引起的:①搜寻有关商品和要素的价格、质量信息以及潜在的买者和买者行为的信息;②价格未定时,为发现买者和卖者的真实偏好而进行的讨价还价;③签订契约;④监督签约方是否遵照契约行事;⑤当契约方违约时,实施契约规定并商定赔偿问题,甚至诉诸法院或仲裁机构解决;⑥保护产权不受第三者的侵入。上述六项活动引起的交易费用可概括为信息费用和监督管理费用。

(2)农信社在收集贷款人信息方面具有地缘优势,因此信息费用比商业银行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是土生土长的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当地每户农民的经济状况、信誉等级等十分了解,因此在审核农民贷款过程中,人力财力消耗不大。相反,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审核这一关就得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网络普及面窄等原因,商业银行要想获得贷款人的第一手资料相当麻烦,因此交易费用很高。

(3)农村传统的关系型信用决定农村信用社在贷款的监督管理费用方面比商业银行低。长期以来,由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拿不出有价值的抵押品,农民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机会很少,一般都是向亲戚邻里借钱。因此,我国农村金融基本上不是以正规合约为基础的契约型信用,而是农户之间依靠血缘和友情而形成的关系型信用。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农民如果在当地信用不良,他的机会成本就相当大。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土生土长的合作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农民的这一心态,因此在监督贷款人行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另外,农村信用社本身是适应农民分散的、小额的融资需求,其管理费用较为低廉。相反,商业银行面对的是集中的、大额的融资市场,小额零售贷款的收益与所耗费的成本相比较往往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这也正是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的原因所在。

从以上交易费用分析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所需的信息费用和监督管理费用相对较低,能较好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为更好提供有效供给,必须对农信社进行重构。宏观方面:(1)政府的行政干预转向政策导向。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历经多次变更,与农行脱钩后,1997年起收归中国人民银行领导,而后交给地方政府。但不管是由农行、人行领导管理,还是下放给地方政府,都逃不脱官办色彩,农民一直把农村信用社当作政府的附属机构,而不是属于自己的合作互助组织。因此,政府应适当退出,以政策导向、提供服务、协调关系等为主,从而为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

(2)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法律地位。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合作金融是在相关专门立法通过之后得到蓬勃发展的。美国有《联邦信用社法》及各州颁布的关于信用社的法案;日本有《农业协同组合法》、《农林中央金库法》两部综合性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这些法律保护和指导着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由于缺乏法律依据,有关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也是比照《商业银行法》执行,将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混为一谈。因此,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中,应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作为配套措施,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地位、组织形式、权力义务及其与社会各方面的民事关系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3)借助舆论宣传,重塑农村信用社在农民中的形象。我国自上世纪成立的农村信用社其实是集体经济所有制形式,它否认了个人财产所有权,农民所有财产归集体所有、充公,最后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农民对合作社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在信用社改革中,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首先得让农民对农村信用社有正确的认识,重新塑造农信社在农民中的形象,这样农民才会心甘情愿地参与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合作金融的真正原则、意义以及国外合作金融的丰富成果。

微观方面:(1)强化约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由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等机构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化表现。而长期以来,在农村,农信社三会流于形式,甚至根本就没有建立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约束机制徒有虚名,导致农信社出现内部人控制与外部人控制局面。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农信社管理层为谋取自身利益,利用自己掌握的控制权,通过经营或决策行为而损害广大社员利益的现象。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农信社应是社员自愿入股,实行民主管理。而在我国由于农信社产权不明晰,社员权利没有法律保障,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农信社权力控制在管理层手中。“外部人控制”是指外部人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权力影响农村信用社管理人作出不一定符合经营原则的决策。或者说,在产权非人格化情况下,行使委托人权力的人以放弃对人的制度控制权,换取以非制度控制权控制人的行为。从农村信用社诞生之日起,农村信用社就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与国际通行的合作制“倒金字塔”体制相比,目前我国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和权力分布形成了“正金字塔”结构。

因此,农信社改革必须解决内部人和外部人控制问题,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内部,明确社员对信用社法人财产最终所有权和经营管理层对法人财产权的独立经营权,探索对经营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改革薪酬机制,防止经营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和道德风险。在外部,政府对农信社的管理应逐步淡化,把信用社基本决策权交给所有者、理事会和其任命的经营管理者。

(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农村信用社要实现最终战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其中人力资源整合无疑是首当其冲。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知识的更新,农村信用社对人才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目前,在基层信用社的从业人员中,一线人员走向老龄化,文化偏低,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明显滞后,真正精业务、懂技术、善管理、高素质、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不多。传统的僵化的人事管理理念、狭小的个人发展空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借改革之风,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增强内部活力。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献计献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信用社系统结算工具单一、结算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市场资金吞吐流转、资金使用效益的“瓶颈”。因此在尚未实现计算机联网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实现业务网络化运作,例如: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加强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建设等,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总之,必须立足现实,在政府政策导向、明确法律地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重构现有的合作金融性质的农村信用社,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政府、农民、农信社管理者等各方面共同协调好各方利益,以大局为重,避免“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发生,确保通过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二)组建和发展农村民营金融

我国农村经济应当以民营经济为主。农村金融机构要为农业服务,也就是为民营经济服务。当前的农信社体制对于民营经济而言是外生的,并不是所有的农信社都能通过改造之后和民营经济实现对接。支持民营经济的融资机制只能从民营经济的资金活动中生成,它不可能从当前的农信社体制中找到生长点。也就是说,应当让民营经济通过内部资金融通来缓解资金供求矛盾。

民营金融的产生应当市场化、多元化。以民营银行为例,可以从头开始,让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成立民营银行,也可以在原有的农信社基础上改组为民营银行,还可以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县以下机构的基础上吸收民间资本组建民营银行。这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创新的重要步骤:1、通过民营银行试点,实现制度创新,争取尽快建立起金融机构准入、监管和退出各项规章制度。在给农信社摘除历史包袱以后,如果仍出现经营失败而需要退出市场的时候,应当严格按照退出机制清算、关门。2、通过新生的民营银行完善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为下一步金融改革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3、通过新生民营银行完善金融人才市场,大量培养合格的农村金融技工和金融家。4、通过民营银行为广大农村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5、当民营银行发展到一定时期,拥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之后,应鼓励他们通过市场竞争来兼并、收购现有的农信社。(三)创新农村金融供给,服务新农村建设

1.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供给体系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单靠个别金融机构无法实现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因此,必须培育多元化、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促进多种金融机构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竞争效率和规模效益。要创建一个以政策性金融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力,以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组织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向综合型政策性银行转变,在“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信贷投向逐步向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倾斜,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环境保护等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期长的项目,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商业性资金融通功能,重点满足农村内部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

2.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交易工具

(1)创新业务品种。面向农村不断变化的大市场,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新的信贷方式,创新贷款品种,开发适应科技农业、涉农企业、新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信贷业务,不断探索、保险、证券、委托理财、信息咨询服务等新的金融支农方式,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创办个人理财、、结算等业务品种和其他表外业务。积极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组合产品,组织金融机构联合发放支农银团贷款,以此来推动“公司+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2)创新结算手段。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构建城乡通用的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在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小额支付系统建设步伐;拓宽支付结算渠道,推广和发展个人支票、通存通兑业务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大力开发农村信用卡等现代支付工具。

3.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回流机制

(1)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通过法规及考评制度,督促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防止农村金融的“非农化”。

(2)建立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激励机制,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增加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放。同时,立法规定商业银行每年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要求商业银行在县域内所设立的分支机构的存贷比不得低于60%。

(3)积极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当前,应以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为契机,让邮储成为既吸收存款又发放贷款,兼做其他各项中间业务的金融百货公司,扩大农村经济活动的资金供给。

(4)建设面向农村企业、农业产业化和招商引资等领域的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通过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等形式,鼓励和吸引各种民间资本服务“三农”。

4.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制度环境

(1)构筑农村土地流转体系。深化农地经营改革,在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性质和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将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改革为土地使用权,由国土部门发给土地使用证,并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具有收益权、买卖权、继承权和抵押权。

(2)建设农村信用保障体系。首先,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其次,加快建设和健全企业与个人的征信系统,加快征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之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息的共享程度。最后,要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约束处罚机制。

(3)健全金融法制建设,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修订《破产法》,加强对农村债务人的约束。执法部门应完善执法环节,强化公平执法,提高执法力度,保护农村金融债权,维护农村金融秩序。

(4)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中,要尽快建立农业农村政策性保险制度,把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组建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开发符合农村实际的农业保险业务;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农村保险发展,逐步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业农村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于海恒.论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J].经济纵横,2007,(2).

[2]焦瑾璞.农村金融何去何从[J].财经,2007,(12).

金融研究范文第5篇

美国戴顿大学的陈荣钦教授在“政治关联和公司价值:新证据”方面发表了他的看法。他们建立独特的政治关联指数衡量中国公司与政府间政治关联强度。在中国,以关系为基础的经济占支配地位。该指数包含了许多公司的CEO、董事长、经理以及其他高管与政府官员产生政治关联的途径。通过使用这一指数,他们首次提出政治关联和公司价值以及股票收益之间的非线性、驼峰形关系。确切地说,公司托宾Q和代表性股票收益在关联程度较低时升高,但在关联程度较高时开始下降。政治关联对公司价值的消极影响对于将总部设在政府干预很强、法律体系欠发达、广泛实行计划经济地区的公司来说比较不显著。美国波士顿大学的ChristopheChamley教授就“需求创造自身的供给”发表了主题演讲。他强调:如同最近事件所证实一样,现代经济学在强行遵从萨伊定律上遇到了困境。一个具有分散市场、商品与流动资产和货币之间交易的经济,有两个均衡。在充分就业情况下,产出由供给决定。但是,对流动性更高需求是自我实现的,并促使经济达到均衡,此时产出由需求决定:私人对其销售商品的不确定性增长产生了更高对于流动性的需求。这种情况将是一个陷阱:从消极到积极的反向转移没有政策干预将不能有效恢复充分就业。

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的ChristianGollier教授在“最优假象与信念的简化”中检验一个决策问题,即人可以操控其信念来使行为合理化并从预期感觉中获取更多利益。最佳信念是在这种利益和这些积极的信念将产生冒风险的无效率之间的一个最好折衷。该决策问题中,许多情况下存在一个不超过1加上自由度的正概率,此时最优信念是退化的。而且具有正主观概率的两种可能额外回报集中于客观概率分布的两个支撑边缘。因此,可以断言,是累积前景理论中描述的概率转换,而不是人类一个遗传特性,符合理性人选择能最大化其跨期福利信念的自然倾向。日本东京大学的NoriyukiYanagawa教授在“资产泡沫与融资”上指出尽管融资会缓和事后泡沫破裂的不利影响,但更可能通过鼓励事前承担风险的行为导致资产泡沫。也就是说,政府融资越多地被预期准确,泡沫越容易出现。他们进一步从事前角度分析事后融资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并指出,扩大事后融资先会提高,后会降低事前生产效率。这表明泡沫破裂时加强安全网对事前效率会产生非单调影响。此外,他们分析了预期准确的融资对宏观动态的影响。发现预期准确的融资加速了产出激增并产生了巨大泡沫,因此破坏了经济稳定,但是这种不稳定性是由资源配置改善引起的。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的NengjiuJu教授在他的演讲论文《基于连续时间模型的反向选择下的委托组合管理》中研究了典型基金投资者和不能被投资者观测到的绝对风险规避基金经理之间的最优契约问题。最佳补偿合同和基金经理最优投资策略来自于封闭形式。

作者观察到一些有趣现象。首先,最优合同包含了一笔奖励费,该奖励费按以市场为基础的基准是对称的,补充解释了当投资者和基金经理拥有对称信息时,对称奖励费最优化现象,即使当信息不对称时也能证明使用对称奖励费是合理的。其次,投资者会支付更多有效基金经理更多现金,而支付效率较低基金经理以现金和基准投资组合形成。基金经理持有现金和股票与其交易表现相关。再次,股票投资时间模式,可以表现出非单调行为。一个高效经理人在股票中的投资会随着时间衰减,而效率较低经理人的交易最初会降低,然后在接近投资期限时会增加。美国埃默里大学的TaoZha教授就“住宅价格与失业”发表了他的看法。他建立了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量化住房价格和失业率之间的因果关系。该模型结合标准搜索和匹配框架下的住房需求和抵押品限制。初步估计结果表明,当住房价格巨大波动对失业率和空缺职位没有影响时,对匹配效率和抵押品限制的冲击,成为住房价格和劳动力市场变量之间联系的主要来源。

就“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行为”主题,庞培法布拉大学的AlbertoMartin教授发表了他的观点,他在演讲中提到,通过为泡沫经济建立模型,并用它来研究救市政策的效果。泡沫经济主要特点是薄弱的执法机构不允许公司向其债权人许诺以未来的利润作保证,其结果是,抵押品稀缺。为克服不足,泡沫经济利用泡沫化抵押品促使代际内和代际间的转移,影响储蓄转化为资本和泡沫。投资者情绪波动会导致泡沫化抵押品波动,从而使含有泡沫的商业周期具有复杂动态。救市政策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影响这种动态结构。预计救助计划提供了额外抵押、扩大投资和资本存量。实际救市缩减了可用于投资、契约性投资和资本存量的资金。因此,救市政策往往在正常情况下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但在危机期间抑制了投资和经济增长;救市政策效果取决于泡沫化抵押品金额以及抵押品在金融和企业部门间的分布;可以通过设计救市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政策目标。美国波士顿大学的苗建军教授在“股票市场泡沫与失业”问题上介绍一个失业率搜索模型下的内生性信贷约束模型。信贷约束产生了依靠自我实现信念所支持的多重均衡。股票市场泡沫通过一个正反馈循环机制存在。泡沫破灭收紧了信贷,使企业减少投资和雇佣。失业工人很难找到工作,导致了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的王鹏飞教授就“股票市场泡沫与商业周期”作了主题演讲,他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股票市场泡沫和商业周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泡沫催生了一种靠自我实现信念所支持的正反馈循环机制。文章验证了这种驱动泡沫变化的情感冲击,并且通过内生信贷约束传递到实体经济。这种冲击能够解释超过96%的股市波动和约25%至45%的投资和产出变动,且是股票和宏观经济联动的主要驱动力。

友情链接